政府揭港大牙醫學生臨牀訓練不足 課程認可瀕臨遭牙管會取消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立法會正審議牙醫註冊條例,建議明年起加入一年實習安排,早前公聽會,有港大牙科醫學生表示對實習安排不了解,亦有質疑推實習有何急切性。政府今日(21日)出稿「闡述」要求本地牙科本科生畢業後實習一年背景及建議,突然引述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牙管會)對上三次評審均反映,港大牙醫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嚴重不足,個別學生甚至未有實際進行過個別牙科程序經驗,牙管會只給予課程有條件保留認可。

政府指,牙管會於去年二月向政府反映,港大牙醫學士課程的臨牀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而由於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須認真考慮是否適合繼續接納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為《條例》附表中的認可課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稱,盡早落實實習安排是符合公眾利益,亦有其急切性,「不應待發生病人安全事故後才採取補救措施」。

政府指,牙管會於去年二月向政府反映,港大牙醫學士課程的臨牀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資料圖片)

立法會《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早前舉行公聽會,有港大牙科醫學生表示對於實習安排不了解,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亦質疑,是否有急切需求讓將近畢業的學生即時要進行一年的實習期。

政府今午在《回應對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安排的關注》的新聞稿中,指擬議實習安排目的 是通過實際工作培訓提升本地牙科畢業生的臨牀經驗,從而回應牙管會過往評審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時,多次指出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嚴重不足的顧慮。

牙管會自2012年起就港大牙醫學士課程每五年一次評審

在新聞稿「本地牙醫學士課程的評審工作」分項中披露,牙管會自2012年起就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每五年進行一次評審工作。評審工作由本地資深牙醫及海外專家組成的視察小組協助進行,期間會到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實地視察,並與學院管理層、教師及學生交流,檢視課程的各方面情況。

首兩次評審後只給予有條件保留認可

政府指,牙管會在2014年及2019年兩度發出評審報告,在第一次評審報告中已指出學院未能提供完整記錄顯示牙醫學士學生的臨牀技能培訓情況,更未能即時補充獲牙管會接納的資料記錄。

在第二次評審,牙管會認為學院有必要提升本地牙醫學士學生的臨牀技能培訓及經驗,因而對香港大學牙醫學士學位課程只給予有條件保留認可,並要求學院積極跟進相關建議,提交年度報告以匯報跟進工作。

政府再於2022年11月獲牙管會知會,表示當時正密切進行第三次評審工作,惟根據學院提交的資料,發現學院跟進牙管會之前兩次評審結果的建議未如理想,特別是課程落實臨牀訓練方面有明顯不足之處,使本地牙科畢業生進行牙科程序的臨牀經驗差異極大。

記錄顯示個別學生沒有實際進行個別牙科程序經驗

牙管會指學院一方面未能提供資料,證明全部畢業生均已完成所有必修牙科程序之臨牀練習宗數要求,而且其記錄更顯示部分學生臨牀經驗嚴重不足,個別學生甚至未有實際進行過個別牙科程序的經驗。

牙管會:須認真考慮是否續接納為認可課程

牙管會及後於去年二月再向政府反映,上述情況顯示港大牙醫學士課程的臨牀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而由於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須認真考慮是否適合繼續接納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為《條例》附表中的認可課程。一旦該課程從《條例》附表移除,所有本地牙科畢業生均必須通過牙管會許可試,未能通過許可試者,將不可成為註冊牙醫。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立法會直播截圖)

盧寵茂稱實習有急切性:不應待發生安全事故後才補救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稱表示,盡早落實實習安排是符合公眾利益,亦有其急切性。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應與時並進提升牙醫的質素,而不應待發生病人安全事故後才採取補救措施。強烈呼籲議員和業界理解有關建議的重要性,支持盡早落實實習安排。